專業顧問

10 October 2017
開發右腦潛能,成就更好的你

撰文:心理諮詢師鄭杜榷


愛因斯坦曾說:「我思考問題時,不是用語言進行思考,而是用活動的、跳躍的形象進行思考」。那是什麼樣的思考呢?是不是使用活動的、跳躍的形象來思考比較容易有奇思妙想?我們能不能也用相同的模式來思考呢?


研究表明,其實愛因斯坦就是右腦開發及使用極為卓越的典型。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少人能夠很平衡地運用左右腦,多數於單邊腦的使用更為頻繁。由於接受過統一的、規範的學校教育,孩子們經常有左腦使用過度,導致創造力泉源的右腦使用不足的傾向,這使得孩子們也越來越難突破已掌握的知識而採取新維度去觀察、去思考。同時,在現代社會左腦的大部分功能,例如計算、書寫、繪圖、設計等許多工作也逐漸被電腦所取代。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若不能在那些電腦未能涉入的領域產生新的設想,在需要直觀的綜合判斷等領域使用右腦,則將成為電腦所能取代的人。馬雲就曾預言:「30年後,孩子們將找不到工作」。


左右腦分工理論是由美國心理生物學家斯佩里博士(Roger Wolcott Sperry)通過著名的割裂腦實驗所證實,因此榮獲1981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研究表明左右腦的聯繫在正常的情況下是作為一個整體來運作的,來自外界的資訊經胼胝體傳遞,左、右兩個半球的資訊能以五千分之一秒進行瞬間交流,而人類的每種活動都是由左右兩半球進行資訊的交換和綜合的結果。


大腦兩半球在機能上有著明確的分工,左半球感受並控制右邊的身體,右半球感受並控制左邊的身體。具體說明如下:


左腦主要從事邏輯思維,如:邏輯理解、記憶、時間、語言、判斷、排列、分類、邏輯、分析、書寫、推理、抑制、五感(視、聽、嗅、觸、味覺)等。


右腦主要從事形象思維,如:空間形象記憶、直覺、情感、身體協調、視知覺、美術、音樂節奏、想像、靈感、頓悟等,是創造力的泉源,也是藝術和經驗學習的中樞。


左腦重理性,右腦重感性,人類未知的潛能都蘊藏於右腦,因此開發右腦能大幅提升所有能力。那些我們覺得是「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事,往往都受到右腦控制,其中包括了做夢、頓悟、靈感等無意識的心理過程。右腦本身還是節能腦、行動腦,不需要很多能量就能高效率地工作,此外大量的情緒性行為也均處於右腦的控制之下。


那麼我們現在還能調節、平衡左右腦嗎?當然能!並且永遠都不晚!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成人的大腦依然具有可塑性,能因應環境改變或者獲取新的訊息,這些經驗都會使大腦活化,改變大腦神經迴路的設定。


一個人要改變習慣,分為強制、不自覺、自覺三個階段,只要堅持到最後,養成良好的習慣不成問題。而開發右腦的最主要途徑就是向右腦輸入資訊以刺激右腦。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辦法可以訓練右腦,一般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其一是有意識地改變眼、耳感覺器官的活動,可以聆聽音樂、觀看電視和電影、圖片和動畫、表演或景物等,或者攝影時使用左眼觀看取景、耳機只放入左耳、使用情景教學來學習外語等,效果極好。


其二是有意識地加強左側肢體的運動,例如用左手吃飯、使用滑鼠、甚至寫字。又如說悄悄話也是有學問的,測試結果顯示,實驗者從左耳聽到的情感類話語,例如愛、熱情等,可分辨及記得的超過70%,然而以右耳聆聽同樣的話語時,卻只能記得58%的內容。這種方式能發揮的效果極好,不如現在就對著孩子的左耳說些鼓勵他的話吧。


在線對話
回到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