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顧問

15 September 2017
孩子的心,要怎麼懂?

撰文:心理諮詢師鄭榷

圖片來源:電影《優獸大都會》(Zootopia) 劇照

想起兔子,大家腦海裡的第一個念頭是不是閃爍著無辜大眼睛、溫柔又無害的小毛球形象呢?還是想到了一身肌肉且身高一米八的兔警長呢?或者說,如果出現了這樣的兔警長會讓你覺得有違和感嗎?

迪士尼動畫工作室 2016 年作品《Zootopia》動畫裡兔子 Judy 從小立志成為一名警察,而在從沒有兔子擔任警察的城市來說,她的夢想遭到了各方的恥笑與潑冷水,大家都認為「兔子只能當種胡蘿蔔的農夫,怎麼能當警察?」;而 Judy 衝破重重考驗,以第一名的成績在警校畢業並分發到市內第一分局後,卻仍然受到獅子老虎等大型動物的輕視。

雖然工作一開始進行得並不順利,但 Judy 一直為夢想堅持與努力克服各種「不可能」,Judy 的父母也開始慢慢改變了「兔子就是兔子,最適合的還是種蘿蔔」的刻板印象,而隨著與孩子的深層交流,也成為了 Judy 的最堅定支持者,並深深為兔子的無限可能而自豪。

故事中,Judy 的父母沒有以固有的偏見去限制孩子的發展,而是跳出了人們的常規認知成為孩子的支持者;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卻被各種條條框框束縛,無法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選擇。

一般來說,敏銳的父母們在孩子的成長中理應可以感受到孩子的變化,從而不斷調整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方式,促進與孩子之間的瞭解與尊重。

例如,當發現孩子常常調皮搗蛋或情緒失控時,我們要先從不同角度去觀察,不要妄作判斷。只有帶著毫無偏見的態度去與他對話,才能真正去貼近孩子的心。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年紀小、不懂事,所以自己替孩子做各種決定,但往往是因為這樣,孩子逐漸封閉了內心,以至於就算因為巨大挫折或情緒鬥爭而導致成績下降或注意力不集中也不敢表達。當這種內心壓抑越來越多時,親子關係便會出現隔閡,嚴重時更會引發各種心理健康隱患。

另外一種,是家長本身已發現了孩子行為特殊或情緒起伏不定,但卻沒有引起足夠重視,誤以為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自然變化,覺得孩子會隨著年紀增長或學校的教育就會改善,因此沒有把握機會在孩子發育的關鍵期間積極引導和輔助。

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成為他自己。父母的理解與愛才能傳遞給孩子無限能量。當超出父母自己的判斷範圍時,應借助專業的觀察和評估、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孩子發揮潛力、個性化培養,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在線對話
回到最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