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顾问

25 August 2017
我们的探索精神去哪了?

撰文:心理谘询师郑榷

不少父母都有相似的经验:在宝宝牙牙学语的阶段,经常用手四处比划,说“这?”丶“这?”,试图了解不同的事物。家长多半也会极有耐心地一一读出宝宝所指的东西名称,帮助宝宝们更快认识这个全新的世界。但随着年纪渐长并进入学校後,为什麽想到上课丶写作业时就不再开心快乐,看起来也没那麽“好学”了呢?还是说长大了好奇心就自然减弱,丧失小时候的探索精神了呢?

我有几个蛮有趣的朋友,都毕业於不错的大学,工作也有些年头了,仍然很有探索热情,他们在面对学习的态度上有一些共同点,让我很有启发;比如说,我们的教育更多是提供一个导向,多数人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贴近自己曾经所学的专业,但他们却认为崭新的工作更加吸引人;虽然是毫不熟悉的陌生知识,却能够保持热忱地从早研究到晚;甚至为了开拓新商机与发展自己的小公司,特地到偏远的北非乡村骑着电单车四处考察;聊天的时候还为了确认我养的宠物到底是仓鼠还是荷兰猪而好奇心十足地去查资料,并且发给我一大段关於天竺鼠家族的介绍,而作为主人的我却也没想过去了解。我想这种天然的求知精神正是他们的动力来源。

其实孩子们对於学科知识的不感兴趣很可能就是引导的方式出了问题。以下方法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

  • 有技巧地鼓励。停止说“你真聪明”,开始说—— “你做事情的态度非常不错”丶“ 你在____上进步了很多!”丶“这个方法真有新意!”丶“你和小夥伴们合作得真好!”丶“你很重视别人的意见,这点做得非常好。”丶“尽管很难,但你一直没有放弃,你真厉害!”。
  • 关注孩子的兴趣点,不随意打断。比如我侄女可以一个人玩整个下午的乐高,对照着说明书不断地拆试,思考不同小零件的用途,游戏是一种自学过程,也是发现自己兴趣点的方法。
  • 引导开放性思维,多种解决方案。印象深刻的是小时候父亲经常对我说“如果你只有一个选择,那就太糟糕了”。所以遇到事情时,我通常会思考不同的处理办法。简单来说,就是玩具也可以有多种玩法。例如:魔术方块就只能把同一种色彩整理到同一个平面吗?是不是可以在每面拼出不同的英文或中文呢?或是自定一个图案为目标。

探索精神的培养需要家长们用心观察和引导。除此之外,大人头脑中的固有思维,往往会抹煞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千万不要过於草率地给孩子下结论,要让孩子们广泛接触喜欢的事物,进一步探索未知的领域。

在线对话
回到最顶